창작과 비평

「序」 所謂民生的真義 / 宋鐘元

2022年秋季號(197號)目錄

 

「靜謐的時節不再回」。金洙暎的詩「愛情遲鈍」的第一句似乎是在暗示某處已經開始進入令人擔心且不安的時光中。若往下讀到如同標語般的「生活無限、苦難突起、白骨衣服、三伏炎天去來」,應該更能了解到金洙暎所描寫的那個時節是非常艱辛的歲月。這些句子也好像相當符合經歷全球疫情大流行後的世界情況,或是大選之後韓國社會所遭遇的混亂夏天。預測停滯性通貨膨脹的經濟指標或戰爭這些往極端竄升的世界情勢,讓人只能做出生活乃至生計的問題將不斷發生的這種預測(「生活無限」),新政府上台後所展現的各種讓人心寒的惺惺作態,讓人深陷苦難隨時都可能到來的預感(「苦難突起」),艱困的生活和苦難的預感招來坎坷生活的陰影(「白骨衣服」),在這裡對於從破記錄的酷熱和豪雨察覺到氣候危機的深度不安,現在已經盤據我們日常情緒的底層(「三伏炎天去來」)。

在這樣的時間點,政治圈又再度舉出熟悉的詞彙。在報導執政黨籌組非常對策委員會的新聞照片上看到空辦公室中懸掛著「唯有民生」的布條,這個句子所傳達的既視感因接連傳來的消息而更被放大。有報導說因為各種規制的放寬,既得利益勢力誇大私利變得更加容易,某個時事節目把密陽的反薩德示威集會、龍山南一黨、雙龍汽車工廠等地警察的過度鎮壓拿出來討論,探究新設的警察局有何功能。另外,將經濟上的效果擺在首位,(雖然幸好現在轉向撤銷程序)完全沒有與照顧主體們商議,就逕行宣布要將小學的入學年齡降低到滿五歲,還有許多政治人物到災害現場讓人不忍卒睹的言行又是如何呢?他們又如此散播著「沒有民生的民生」言論。

「民生」在辭典上大概意指「一般國民的生計或生活」,這裡的生計和物價這個詞彙連動,同時主要指稱的是維持生計這件事。所謂民生物價或安定民生的用語也是從此脈絡而來。像這樣民生經常伴隨物價和生活的諸多問題,以及勞動、貧困、教育、家庭和老人等問題。例如參與連帶也曾經以導致家計困難的三大支出要素,即居住費、教育費和醫療費為基準來探討民生問題。另外也可以藉由跟民生一樣經常被提及的所謂「庶民」這個詞彙來描繪民生的脈絡。庶民在辭典一般定義為「無任何官職或身分上特權的一般人、「經濟上中下不寬裕的人」。如此看來,政治人物們為了打造選舉形象而去造訪的地方,例如傳統市場、狹窄出租房密集區、大眾交通設施、清潔勞動現場等,這些都是真正與民生相關的庶民生活場域。

對於民生的審視儘管具有照顧這些在不安定社會中實際感受到生存威脅的人們生活的意義,不過還有比這個更重要的意義。事實上民生的現場就是集中概括我們社會主要矛盾的場域,非典型雇用勞工與小規模自營業者的根據地,以及仍然被當做影子勞動的照顧勞動進行之處等等,這些地方正是民生的緊迫現場。因此,解決民生的過程並非單純僅止於解決「吃住」問題,應該要將造成加深不平等和各種歧視與社會不安的原因當作問題,作為轉型的契機。不要讓下層勞工犧牲變成慘澹的產業災害,不要讓社會版面上再出現小規模自營業者家庭破碎的相關報導,打造不再通用「如果覺得委屈就去做官」這種話的社會,還有了解育兒及照顧身障者的高貴價值,這些全都是我們與照顧民生密切連動的課題。此外,民生也應該要脫離造出「借錢投資」、「連靈魂都網羅」、「經濟獨立提早退休」這些新詞彙的投機和厭惡勞動的世界,必須朝向勞動和夢想沒被分離的世界前進,民生與這些急迫的社會課題絕非不同問題。

照顧民生的政治應該要愛民且幫助人民懷有夢想,照顧人民的生存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罷了。當然照顧民生並不是只要交給政治人物就好,金洙暎在「愛情遲鈍」中說苦難的時節反而讓愛變堅定,艱苦的生活儘管歷經不間斷地「層層恐怖的晝夜」,無論如何,自己關於愛的歌曲滲進地底(「我的歌像水滴般/將要進入地底」)。這是無視現實的愚昧歌曲還是詩人的幻想呢?答案是兩者皆非。金洙暎的這首詩寫於1953年,因此應該是在經歷6.25戰爭時所寫的。若考慮創作的時期,「白骨衣服」並不是單純的修辭,同時也讓人切身感受到,這首詩所說的苦難是超乎想像的痛苦。另外在那樣的時期,詩人竟然說把愛植入地底,我們無法斷言那是多麼激烈且深刻的生存欲望,但是我們不難推論,活著的人們想要掙脫當下的束縛而夢想另外的未來,這是再自然不過之事。我們也知曉一個事實,那就是無論我們或詩人所吟唱的愛再怎麼特別,那份愛正是在觀察且學習這片土地人民生活的過程中所發現的結果。我們生活在金洙暎生活過的土地上,現在就讓我們來學習這片土地上浮現的愛之歌,不要被現在生活的形態所矇騙,一起來反思我們真正想要的是怎樣的生活樣貌。

總統大選之後非常混亂。政府執政黨持續橫衝直撞,以民主黨為首的在野黨仍然沒有清楚的願景,無法彰顯其存在感。擔心國家無法好好運作的民心已經逐漸擴大,甚至還不尋常地出現了「是否應該再次舉起燭光」的聲音。現在是要找路的緊急時刻,然而要在混亂中摸索正確道路,我們是有直接且貼近的經驗的,會讓人們在不知不覺間使用「再一次的燭光」這樣的用語,其原因也正是在此。

本期特輯探討「大選之後燭光前進之路」。首先李南周審視燭光革命現在的情況,摸索可解決其內在問題狀況的方法。他探詢燭光聯合為何分裂、燭光聯盟要如何重組,具體而言強調民主黨作為開放給多元社會.政治勢力的「平台政黨」角色,並且要求考慮到變革性中道主義的實踐。尤其第四章具體且詳細地道破民主黨需要變化的領域,內含希望更多的讀者們能夠接收到的訊息。尹永商從許多局面分析韓國進步政治的意義和歷史,嚴謹地探討2000年代之後進步政治的動態變化和到最近為止的浮沈。他指出,若想克服進步政治現在陷入慣例和黨威泥沼的難關,關鍵在於必須培養聯合政治的能力,同時如何藉由以創意來解決社會矛盾的公論場域來思考公共事物。

朱丙起冷靜地回顧過去五年來文在寅政府的經濟政策,平衡地探討文在寅政府雖然在多數的經濟指標中獲得不錯的成果,但在實質上有何局限。另外從批判角度分析新政府以全部交給市場作為基調的經濟政策,這些段落也是一針見血。結論部分則描繪現在我們需要的經濟政策典範應該告別成長至上主義並且以何種姿態跨步前進。

金重美的文章敘述以仁川地區為中心,打造並關照窮苦人家讀書室和共同體的經驗。作者生動地傳達被排除在所謂「青年世代」之外的青年們現實當中的生活,以及他們看世界的方式。他們無法擁有豐富的經濟資源,藉由參與「互相照顧」的網絡,並在擴大互相照顧網的經驗中萌生希望之芽,令人動容。

由白永瑞擔任主持人,金聖文、白敏禎、柳英珠參與的對話「新韓國學與所謂開闢的引言」不僅氣度宏偉,內容也是高密度。與談人把評價韓國的文化力量以及檢視韓國內外韓國學的課題作為首次目標,將新韓國學的必要性具體化,在此過程中以「開闢」作為重構韓國學的動力來進行討論。在需要文明大轉型的時代,開闢的韓國學「讓韓國的本土思想在今日復甦,並定位韓國學新的方向」,也可以是一個執行「對於西歐的『文化反轉』」的企劃,這樣的見解讓人印象相當深刻。從診斷韓國學課題的討論出發,在不知覺間還擴及開闢和燭光民主主義的結合,討論氣氛非常熱絡,希望讀者們也能感受到討論的熱絡氣氛,以及熱絡氣氛中內含的韓國思想潮流與可能性。

論壇欄目刊載兩篇文章。廉武雄追悼詩人金芝河的逝世,同時講述他得以在詩人身旁近距離觀察,以及作為一個眼睛明亮的評論家所汲取到詩人的人生和文學的故事,這篇文章不僅能深刻感受到詩人的人生所通過的苦難,還可以感受到追悼詞的懇切誠摯。趙亨根藉由探討「K-防疫的陰暗處」揭開韓國社會所內含的諸多矛盾。他從評論韓國防疫成功的敘事中找出沒有被充分考慮的面向並且詳加探討,此過程也揭露了韓國社會內在的厭惡情感波動與對於權威主義的悄然憧憬。

現場欄目Naomi Klein的文章銳利地指出烏克蘭戰爭與氣候危機並非互不相干,其根本上的主要原因是一樣的。強力依賴石化燃料的現實與執著於理想化過去的右派們,為了全球市場的銷售,儘情提取地球資源來使用的提取主義式思維等的結合,不僅加重氣候危機,也引起以石化燃料為媒介的戰爭。Klein強調,對我們而言最十萬火急的就是要以戰時水準的急迫性和行動性為基礎來展開綠色變革的實踐。金敬源和朴宣影的文章將焦點置於「永續的環境與生產溯源水產品的國際認證活動」上,對於漁村的實際樣貌和問題點提供多元的觀點。海洋生態系的健康與「沿岸居民有自覺的生活」如何可以互相依存,這是我們所有人都該傾聽的重要環節。

文學評論欄目的內容也非常豐富。張恩暎以女詩人的詩為中心,饒富趣味地指出最近韓國詩壇的作品「將照顧擴大到公共領域,並且思考平等的問題,同時述說分享政治權力的共同體」的方式。金曜燮瀏覽描述聆聽被遺忘過往的小說,細膩分析其中呈現出來的年代感覺和對更好生活的探索。

文學焦點欄目由詩人愼鏞穆、文學評論家崔眞碩和編輯金南希參與,三位一直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從事與書緊密相關的工作,他們挑選出本季有意義的作品,映照自身本身的經驗,展開興味盎然的對話。

作家觀察欄目小說家金成重與出版『托洛斯基與野生蘭』的李章旭見面,從開始到結束,兩人持續讓人無法移開視線的精彩提問和才華洋溢的誠摯回答,保證會讓讀者們彷彿是在觀賞球類運動默契十足的雙打比賽般度過一段愉快的時光。

散文欄目由詩人金海慈的文章接棒「我所居住的地方」連載,分享在詩人居住的天安廣德山下,跟詩人一樣或看起來像詩人的芳鄰們的故事。讀完散文讓人感覺就像享用精緻的蔬食,獲贈健康的一餐。

短評欄目與介紹好書並撰寫如好書般好文章的筆者們邂逅,一直都讓人非常開心。本期刊登了十二篇書評,數量比其他期多,內容也更多采。

詩欄目也很豐富。除了聯合十二位新銳和中堅詩人的詩作品之外,還刊登了今年創批新人詩人獎得主金相希的詩。小說欄目刊載了金正雅、鄭善任和崔恩榮的新作短篇和創批新人小說獎得主周瑛河的作品,另外李柱惠的長篇連載也為本期的創作欄目注入力量。

此外要恭喜獲得第四屆申東曄文學獎的詩人崔志認、小說家鄭成淑與文學評論家金曜燮。還有本期秋季號也刊登了萬海文學獎進入最後評審階段的作品,冬季號將接著公布得獎作品,屆時也請多多關注。

每次企劃雜誌然後看到這個企劃在眾多筆者和編輯們的協助之下得以實現,都感到很神奇,也切實感受到韓語的力量和韓國人的智慧真的不簡單,而且這個力量和智慧都還正在逐漸成長當中,另外也因為自己正在參與現場而感到驕傲。雖然韓國內外的政治.經濟狀況和氣候危機等全都處於不安且陰暗的局面,但我們仍信賴在其中為了照亮道路而努力的人類的創造、努力和合作。我們認為傳達並與讀者們分享這樣的信賴和切實感受是創批的任務,能夠以一本雜誌來執行完成任務,又是一個意義非凡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