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開啟嶄新的五十年 / 韓基煜
季刊 『創作與批評』迎接創刊五十週年。作為一個結合政論的綜合文藝雜誌,能夠堅持努力半世紀之久,在全世界是很稀有且值得慶祝的事情,不過現在我們的情況仍與創刊當時一樣嚴峻,因此無法只是沈浸在喜悅裡。回首至今走過的路,擬先闡明我們面臨新五十年的覺悟與未來的編輯方向。
在戰後的艱苦狀況下,創批為了分斷韓國的民主主義和統一,以及主體性民族文學的發展,決心成為「可以重新打造創造與扺抗態度的據點(『新創作與批評的態度』,創刊號)」,也許從那時開始,創批就註定要承受過去所經歷的苦難了。在實踐如此重大的決心過程中,嚴苛的考驗也隨之而來,除了禁賣和停刊之外,甚至還被取消出版社登記,相關人士也遭到監禁和下獄。
不過,那些苦難也成就了創批對韓國的作家和知識份子的驕傲和意義。在沒有任何後盾的困難時期,「創批」不僅是有志的文學藝術家、學者 、社會運動家等批評性知識份子發表的園地,也是可以針對當代核心爭論議題展開熱絡討論的公論場域。以在此形成的創意、公眾堅持和智慧為基礎才成為今日的創批,因此創批並不只是創批的創批。另外,除了以白樂晴創刊編輯為首的歷代主編和編輯部刻苦的努力之外,如果沒有在貧窮和時代性迫害中仍想要將我們的社會打造成更美好世界的大眾的暗中協助,創批也無法走到今天。「創批」藉由對當代現實確切的批評、談論和發表精選的作品,成長成為民族文學的產房,同時也成為主體性論述的生產者。然此過程並不順利。因為創批挺身對抗將迅速接受西歐中心的最新思想和文藝潮流當作主要課題的學術風潮,站在世界主體周邊民眾,而且是分斷國家居民的立場上,為執行以批判角度思考的主體化過程而奮鬥。那些奮鬥的痕跡不僅以無數的爭論形式銘刻在「創批」的版面上,其成果也具體呈現為現實主義論、民族文學論、分斷體制論、近代適應.近代超克的雙重課題論、東亞論、87年體制論和變革性中道主義論等創批論述。
在那踏實的努力和開花結果的過程中,去年六月爆發的剽竊爭議事件是另一個考驗。創批在反省初期輕率因應的同時,也通過內部討論,共守符合事件真相的立場和原則,並且堅持到底。大致而言,我們認為唯有堅守原則的因應才是為韓國文學著想之路,也是恢復因這次事件感到痛心的讀者的信任最好的方法。同時,也將此事件作為自我省察的鏡子(參考「圍繞創批之剽竊及文學權力論省察」,2015年冬季號),反省創批過去是否對作家和讀者太過權威而足以招來「文學權力」的批判,或者疏忽了溝通和連繫,並且也更堅定了將來更加投身於韓國文學的決心。
創刊以來引領「創批」的編輯退居幕後,開啟嶄新五十年的我們擬將強化文學中心性作為主要的編輯方向。所謂強化「文學中心性」首先是指擴大兼政論雜誌的「創批」作為文藝雜誌角色的方向,即活化作家和讀者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並且在版面上增加文學創作作品和文學批評的比重。另外,也意指將要強化文學精神。此時所謂的文學並不是和現實的關連性相比傾向於純粹美學價值的文學主義,也不是想要以特定的方式來實現某種大義的理念性文學,而是克服兩者的偏頗,開啟同時代人們生活與未來的文學。因此,「文學中心性」的強化當然需要作為融合從社會科學到自然科學的綜合性學問-人文學的參與。「創批」日後將基於文學批評和社會批評共通的「批評性」基礎,試著對韓國社會的重要議題和核心課題進行文學.人文社會的共同作業。
另一個編輯方向則是「強化現場性」。此方針不僅是繼承且深化創刊四十週年時提出的「恢復運動性」和「創批品牌寫作」,並且貼近在我們時代既得利益之外被邊緣化的人們的生活現場,傾聽他們的故事和觀點,同時也想站在此立場上,省察韓國整體社會。為了有效地推動這個工作,打算將原來的「論壇與現場」欄目獨立成個別的專欄,刊載符合其旨趣的文章。另外,隨著強化運動性和現場性的編輯方針,從本期開始兩種連續企劃。一個是回顧少數者的生活面貌,以少數者的眼睛來看韓國社會的企劃,另一個則是剖析韓國社會守護既得利益的勢力即保守、守舊勢力現況的企劃。
我們的生活正面臨著三重體制-87年體制、分斷體制、資本主義世界體制上的危機。即由市民的力量爭取而建立的87年體制並沒有躍進到新的體制,結果反而淪為更落後體制的危機;因南北關係的惡化,分斷的韓半島南北遭受共同災難,或各自淪落到更惡劣狀態的危機;還有讓人類和地球全體陷入危險的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危機。由於我們面前至少有三層重疊的危機,因此要在這裡找出活路,需要更多的能力和智慧。而戰勝這三重的危機,正是創批新五十年的主要課題。我們要以過去五十年來累積的經驗和功力為基礎,再次成為疑聚有志者智慧的實踐集團知性的中心,同時開闢大轉型之路,成為「創造與抵抗的據點」。我們相信,當我們勇敢且用盡全力走上這條困難的道路時,亦可報答領頭走在艱險道路前頭的前輩們和成就今日創批的眾多朋友們的恩情。
在「五十週年特別企劃:對創批的期望」中含括了本刊六位編輯委員拜訪國內外文人和研究者、市民運動家、編輯等,暢談他們過去閱讀「創批」的感想和評價。雖然他們彼此與本刊的緣份或關注重點並不相同,但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他們都認為本刊自創刊以來自許為「創造與批抗的據點」的角色仍然有效,而且近來這個角色變得更為確實。在各自的現場展開積極行動的人們充滿關愛的苦口婆心和對編輯方向的建議,我們全都會珍惜,並且當作是新五十年的基底,在此向接受訪談的六位致謝。
特輯「大轉型,要從何處著手呢」擬藉由從文學和政治、歷史的具體脈絡仔細地為現在我們所面對的時代逆行且多重危機的基本性格把脈,即使在反動潮流中,也要找出開啟大轉型的線索,提出實踐性的課題。韓基煜力陳唯有走向沒有任何前提的文學開放之路時,才能把握創造的可能性,並且呈現時代的真實,同時也提出足以匡正我們生活的歪曲世界的變革性主題的問題。接著審視最近來到文學的非場所論的文學討論潮流,顯現出當今以Baek Musan的詩和金錦姬的小說為首的韓國文學就是省察資本主義體制根本且同時呈現時代生活真相的、體現文學的非場所論的現場。
李南周強調現在韓國社會的危機局面是源自民主改革勢力無法適當因應將死活繫在維持分斷體制的守舊勢力的挑戰,力陳為了對抗階段式撂倒民主治理的守舊勢力的「漸進式政變」,在野勢力和市民社會必須共同建立超克87年體制為首的「大轉型」企劃,同時在即將到來的大選中各自確實履行自己的角色。白英瓊認為1987年以來在韓國社會成長的少數者運動和論述在最近的民主主義後退中正受到攻擊,指出其原因就在於在人權保護層次上有限制少數者運動和論述的傾向,主張通過追究在韓國社會誰是「市民」,是什麼在制約「人權」的作用,突顯出少數者人權、市民權是結合韓國社會全盤轉型的核心課題。
黃圭官反省了1980年代,再次審視現在看似退流行的民眾詩的各個層面。並且討論任成容、宋竟東、朴笑蘭、金海慈、Baek Musan等近來發表且受到關注的多首民眾詩和「詩與政治」,強調民眾詩的本質是在超脫出政治性宣傳和重現事實的框架,以原始語言的自由力量來表現民眾的潛力。黃靜雅討論柯慈(J. M. Coetzee)的長篇小說「伊莉莎白.考斯特羅(Elizabeth Costello)」,認為這本小說是文學承擔倫理性、知性課題的榜樣。她關注這本小說中呈現的獸性和人性的界線,指出對動物的認識和態度的變化最後終將與我們注視自身的觀點變化相銜接,因此這本小說也內含朝向人類和生活的根本轉型的話題。本刊日後也將正式在批評層面上討論世界文學。
此外,紀念五十週年,我們還認真準備了創作欄目。今年一整年的詩欄安排了代表韓國詩壇的一百位詩人的新作品。春季號先刊登第一部分共二十四首,為了清楚呈現多采且波瀾壯闊的韓國詩的足跡,以詩人們進入詩壇的順序刊載。小說欄刊登了過去一直專注於長篇寫作的黃皙英的短篇新作,描繪現代史帶來的傷痕和療癒可能性的既日常又平淡的筆觸,反而更顯堅毅。李起昊、趙海珍和崔正和的短篇也分別以其特有的語法和特性,讓版面更豐富。同時在本刊以中篇小說「種子之火」進入文壇的孔善玉也以實驗性寫作風格的中篇小說與讀者們見面。小說欄今年將安排中短篇特輯。
今年的文學焦點將由詩人金素延和評論家白智延主導。邀請的第一位客人是身兼詩人、小說家和評論家等於一身,進行全方位活動的金正煥,針對他近來六本詩集和小說集展開饒富興味的討論。
作家觀察由小說家全成太訪問以小說集「不存在於這世界上的我家」受到矚目的中國韓僑作家錦姬,細膩地揭開容易被作家的經歷或素材掩蓋的作品世界。
對話以診斷韓國「保守勢力」連續企劃的第一棒,由韓國宗教文化研究的權威姜仁哲與在宗教領域一直持續積極寫作活動的朴露子,兩人以基督教問題為中心,針對韓國宗教的「保守性」在紙面上進行現場討論,從兩人的討論中將可充分感受到韓國宗教部分守舊理念性的問題。從「論壇與現場」中獨立出來的「現場」以由少數者眼中的韓國社會作為連續企劃的首篇,刊載了金度賢的文章,主張在理性主義和勞動能力為主的近代社會一直處於弱勢的殘障人士獲得完整的政治權利,與基於平等和自由的新連帶的實驗並沒有兩樣。總評欄也很用心地準備了。雖然無法一一提及,在此向辛苦的筆者們上致上謝意。總評欄是本刊的驕傲之一,我們將會繼續維持,並且發展下去。
今年是讓喜愛寫作的大學生鯉躍龍門的大山大學文學獎第十四屆,本刊也發表了得獎作品。在此恭喜得獎者,同時也期許得獎者日後都能繼續成長,成為韓國文學的明日之星。
以創刊五十週年為契機,發行人和編輯、主編等編輯委員也進行改組。白樂晴編緝和金潤洙發行人,還有白永瑞主編退居幕後,由姜一宇創批代表理事擔任發行人兼編輯,韓基煜擔任主編,李南周擔任副主編。新任發行人兼編輯負責本刊的發行和相關法律責任與財政上的支援,編輯權責成以主編為中心的編輯委員會,是新體制的出發。編輯委員陣容中崔元植、高世鉉和李章旭退出,少壯歷史學者金泰佑和文學評論家韓永仁加入。白樂晴擔任名譽編輯,金潤洙、白永瑞、廉武雄、李時英、林熒澤和崔元植擔任編輯顧問。在此向過去不辭勞苦的各位致謝,同時也希望各位讀者繼續給予組織新編輯陣容迎向嶄新五十年的創批指教,並且繼續支持創批。
韓基煜